
发布时间:2025-11-24 13:42:48 点击数: 89次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公历2025年11 月 19 日,开封职业学院和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联合举办的“两宋文化传承途径研讨会”在开封职业学院召开。

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顾问、原九三学社河南省副主委、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戚建庄同志,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顾问、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道兴同志,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院长、原郑州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书画研究院院长海萌辉教授,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常务院长、著名书法家周首林同志,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副院长、非遗研究院院长,河南省文联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乔台山先生,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副院长、书画院院长张培华同志,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副院长、诗社社长、黄河科技学院黄河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原河南日报社郑州分社社长徐建勋同志,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秘书长、原人民日报河南分社人民视窗运营中心主任孟庆国同志,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传统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资深营销与管理咨询师窦惠忠同志,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传统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作家崔自三同志,以及河南省华夏文化研究院媒体中心主任张利泉等 11 名专家学者与会交流。开封职业学院两宋文化研究院院长、著名书法家贾文丰教授,两宋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苗炜教授,两宋文化研究院研究员、通识教育学院院长张清芳博士,两宋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焦子国教授、侯彦喜教授、王朝平教授,两宋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蔡婷博士和两宋文化研究院诸位研究员,开封职业学院师生代表以及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会。会议由开封职业学院校党委委员、组织(统战)部部长高云龙同志主持。
开封职业学院科研处处长焦军普教授致欢迎辞。他在欢迎辞中提到,开封作为北宋都城积淀了璀璨的宋文化,学校始终将两宋文化传承融入办学育人,开设特色课程、组建研究团队、搭建产学研平台。同时,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是我省文化传承领域的标杆,期待双方以研讨会为契机深化合作,共同探讨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路径。
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顾问、原九三学社河南省副主委、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戚建庄对开封职业学院的办学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肯定了学校思政、体育协同发展,信息专业对接人工智能趋势且与小米深度合作的办学方向,并建议学校结合数字技术推动两宋文化数字化传承。
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秘书长孟庆国同志在会上介绍了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的基本情况,分享了自己挖掘文化内涵的实践经验,提议双方可常态化联合举办全国性两宋文化研讨会,同时还可围绕两宋文化联合举办新春诗会、黄河诗会等文化活动,深化多领域的合作。
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副院长、非遗研究院院长,河南省文联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乔台山先生聚焦职业教育特色,提出两宋文化传承应侧重物质文明研究,避免空泛理论探讨。他建议学校整合社会零散文化技术,邀请非遗匠人进校园任教,培养学生掌握文化技术,让职业教育与文化传承结合更紧密,确保学生习得安身立命的实操技能。
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顾问、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道兴指出,开封职业学院办学定位准确,让学生掌握实实在在的做人本领与生存技能,毕业即就业。在文化技术传承上,刘道兴建议学校将传统文化课作为立德课程,从全社会挖掘非遗传承人、高级技术人员等,以教授实用技能为核心,使学校拥有永久的文化生命力。
在交流发言环节中,与会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研究经验,与开封职业学院师生代表围绕文化艺术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两宋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人才联合培养等主题各抒己见、深入探讨,氛围热烈,产生了一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会上,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向开封职业学院捐赠了珍贵书画作品,一是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院长、著名书法家海萌辉教授的大篆“风雅宋,文脉隽”作品,二是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常务副院长、著名书法家周首林同志的楷书“文以载道”作品,三是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副院长、画院院长张培华同志的山水画。墨宝飘香间彰显着文化传承的深厚。
开封职业学院两宋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侯彦喜教授等也作了精彩的发言。最后,开封职业学院两宋文化研究院院长、著名书法家、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副院长兼传统文化交流中心主任贾文丰教授作总结讲话,他指出,与会专家均为相关领域资深学者,发言内容兼具专业性与指导性,结合各位专家的观点,可将两宋文化传承途径凝练为“文化育人,技术赋能”八个字。贾文丰表示,未来开封职业学院将与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持续深化合作,为两宋文化的传承创新注入更多活力。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学界与职教界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坚实平台,明确了两宋文化传承的多元路径。双方一致认为,文化传承与职业教育二者深度融合是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下一步,双方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在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常态化合作。(百鸣)

